实际上净水工艺是按水质标准的规定来要求水质检验技术的,因而水质检验技术水平反映了当时水质标准的水平,也反映了净水工艺的水平。建国初期,我国尚没有一个国家级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950年上海市制定了地方性的“上海市自来水水质标准”,1955年5月国家卫生部在12个城市试行了“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草案”,1959年11月由建工部、卫生部审批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76),它们主要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以及一些微量物质指标如铁、铜、锌、锰、氰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硒、汞、镉、六价铬等,它反映了水环境污染第二阶段工业污水中微量金属元素污染水体的问题(第一阶段属于人类的生活污水致病微生物污染),它没有反映当时就已发生的水体污染第三阶段有机物对水源的污染问题以及加氯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品问题。
从解放到1976年或者更近一些到1990年这一阶段的净水工艺来看,国内给水工作者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开发了新型高效絮凝剂如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氯化硫酸亚铁、聚硅酸助凝剂;混合絮凝工艺的新发展,开发了多种絮凝池型,由动态絮凝型式逐渐过渡到静态絮凝型式,不断向高效、低耗、小型方向发展;采用平流折板、竖流人字(折)板、纹板和栅条、网格等絮凝池;运用浅层沉淀理论将平流沉淀池改进为长、狭、浅的新池型;改善进水布水条件,增设纵向指形集水槽,实行了自动排泥;开发了气浮池、斜管、斜板沉淀池、迷宫沉淀池;机械搅拌沉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脉冲澄清池;开发了双层滤池、三层滤池和移动罩瀑池;优质净水滤料,气水反冲等技术,个别水厂开始用臭氧氧化工艺。此外在高浑浊水的处理,低温低浊水处理,除藻、除铁、除锰、除氟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少成绩。但总的看来,当时的净水工艺是以满足当时的水质标准的要求,以去除色度、铁、锰、浊度,消毒杀菌为主攻方向。尽管1985年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含35项水质指标,规定了水中氯仿、四氯化碳、滴滴涕、六六六、苯并(a)芘的限量,截止1989年为止统计的全国日供水100万m3以上的7家水公司,只不过有5家公司能全部完成国标GB5749-85规定的35项水质指标的检验工作;而全国日供水50万以上的水公司,也只有10%的公司能完成35项的检验任务;占全国大多数的日供水50万以下的水公司基本上没有一家公司能完成这些任务。因之,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就不可能要求对当时的净水工艺能针对水中污染有机物和有毒害的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为有意识的主动的任务。
这一阶段的水质检验技术状态处于一种慢速度的进步之中,色度、浊度仍以目视比色,比浊为主。浊度由初期的比色管比浊,改进为黑利格型目视比浊仪测定浊度,到后期才出现了光电浊度仪。碱度、硬度、氯化物仍以滴定法检测。一些微量物质如六价铬、汞、硒、微量金属元素、含氮物如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由比色管目视比色、光电比色器比色进步到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只是到70年代以后才有少数大型水司备有测汞仪、阳极溶出仪、选择性电极、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低本底放射性测量仪等大型仪器。这也是因为GB5749-85“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要检测5项有机物指标(氯仿、四氯化碳、滴滴涕、六六六、苯并芘),多项金属指标、总a、总β两项放射性指标的缘故。